發(fā)布時間:2020-3-28 6:30:26 來源:本站 瀏覽量:24939 【字體:
大 中 小】
江淮官話,舊稱“下江官話”、“下江話”,又稱為“江淮方言”、“淮語”。一般把揚州話作為整個江淮官話的代表語。
江淮官話的形成應在明代之前。江淮官話在詞匯、音韻等方面與北方官話相比都具有顯著差異,因而在民國時期,淮語一直被認為是與粵語、吳語等并列漢語大方言區(qū),而非官話的分支,其直到1955年才shou次被劃入官話。
江淮官話的使用者約有7000多萬,如果將其劃出官話,其使用者將在全國語言中排第3位,僅次于官話、吳語。
江淮官話的分布地區(qū)
江淮官話主要分布在蘇、皖兩省中部,此外還有贛北、鄂東及其它省份的少量方言島。
江淮官話下面分3個方言片,分別為洪巢片、通泰片、黃孝片。
分片的主要依據是古入聲字的今讀:洪巢片有入聲韻,入不分陰陽;泰如片有入聲韻,分陰入、陽入;黃孝片古入聲字不分陰陽,讀舒聲韻,歸于單獨的入聲調類。
洪巢片
洪巢片是典型的江淮官話,比通泰片更接近官話,分布在從連云港到安慶的廣大地區(qū),以揚州話為代表。有人提出將洪巢片(洪澤湖-巢湖片)大體上按蘇皖兩省省界分為淮東話(又叫淮揚方言,以揚州話、淮安話為代表)和淮西話(又叫寧廬方言,以南京話、合肥話為代表)兩種。
通泰片
通泰片(通州-泰州片)分布在泰州市(除靖江)和南通地區(qū)(除啟東、海門、通州東部、如東東部兵房一帶)、鹽城市南部東臺、大豐以及揚州市東部邊緣地區(qū)、鎮(zhèn)江市揚中東部,和普通話差異非常大,隨著地區(qū)層層遞進和洪巢片也有較大程度差異。
黃孝片
黃孝片(黃岡-孝感片)分布在湖北東部江西九江一帶,是否屬于江淮官話存在爭議,趙元任稱其為楚語,它的江淮官話特點zui不鮮明,正逐漸向西南官話轉變。近期有學者認為安慶方言屬于此片而不是洪巢片。
另,湖北西北部與陜西交界處竹山、竹溪二縣的方言在中國語言地圖集中,被標成與江南的黃石方言相同,未標出與江北的黃岡方言的聯系。
江淮官話的主要特點
區(qū)別于其他官話方言的主要特點是保留入聲,洪巢片、通泰片有入聲韻和入聲調類,黃孝片無入聲韻但有獨立的入聲調類。聲母濁音清化,古全濁聲母逢塞音、塞擦音,洪巢片、黃孝片平聲讀送氣清音,仄聲讀不送氣清音;通泰片不論平仄一律讀送氣清音;除通泰片及鹽城地區(qū)外大部分地區(qū)[n]、[l]不分,疑母[?]、影母[∅]混同;除通泰片外,舒聲韻母系統較華北官話更接近早期官話的代表——《中原音韻》音系。
一個江蘇的三種方言
江蘇省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與長江淮河流域等獨特的地理條件,在這里形成了江淮官話、吳語、中原官話(北方方言)三種典型方言。徐宿連三市大部講中原官話(北方方言),寧鎮(zhèn)揚泰通淮鹽七市大部講江淮官話,而吳語在江蘇省內以蘇州為中心,包括除過南京市區(qū)、鎮(zhèn)江市區(qū)的長江以南部分,以及靖江、啟東、海門等江北部分城市。靖啟海三市方言是吳語,是因此三地的原始居民均從蘇州地區(qū)遷徙而來。而南京鎮(zhèn)江則處于吳語和江淮官話分界線上,鎮(zhèn)江的京口潤州丹徒等市區(qū)區(qū)域通用江淮官話,而下轄的丹陽市卻屬于吳語區(qū),藉由方言不同也產生了部分歸屬感的隔閡。
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